• Mar 08 Thu 2012 09:54
  • 置頂 發心

發心、發願,發大心、發大願,發菩提心,至誠感通。

大願地藏菩薩發的心願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近日恭閱河南開封念佛團團長程晉林大德的助念心得,甚是感佩讚歎,首先要向他們至誠頂禮致敬。他說助念最重要的是發心,發什麼心呢?
「眾生的法身慧命,高於我個人的一切。不怕苦,不怕死。他不往生我往生。」所以感應不可思議。 (註:他不往生我往生,是說在助念的過程中,即便自己累死也不退縮。)
還有助念要存一個心,我是來學習的,不是在幫忙的。在助念的過程中,透過往者的表演,讓我們學習平時該怎麼修行。助念是在為自己助念,把自己的貪瞋癡慢疑給放下。 

謹敬呈閱後之心得,以供諸大德參考:
1. 鬼道、畜生道的冤親債主還好溝通化解,只要用真誠心。人道的冤親債主,特別是親人,障礙很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分二方面來說:
(1)自己念佛修行的功夫要得力,外緣靠不住,身心世界要完全放下,有一絲毫放不下,往生就有障礙。
(2)要多跟一切眾生結好緣,今生只做報恩、還債兩件事,絕不可再報怨、討債,勤行懺悔,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給一切冤親債主,以求解冤釋結。最好能自己做好,度家親眷屬一起學佛,平時就要多溝通這些觀念,把理事都講清楚。當然先決條件就是要多聽經,才能解得深,才能明理。
(3)有的人預知時至也秘而不宣,可資借鏡。
(4)最重要的還在自己的願力,不管有多大障礙,多大困難都要往生,完全只專注在佛號上,這樣的人必得往生。若有大願力能效法瑩珂法師,那一切障礙都能迎刃而解。

2. 助念之前要以恭敬平等心,為過往的家親眷屬、祖先、一切的冤親債主及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恭立牌位,請他們放下一切,一起助念,同沾法益。切不可驅趕,以免再結怨仇。勸解冤親債主可從幾個觀點:
(1)冤冤相報,苦益加深。過去不明理,無知傷害,今日真心懺悔,但求原諒。試問誰人無過,無損於人?他日你的冤親債主上門,是否亦求諒解?
(2)障人成佛,斷人法身慧命,結罪無量眾生,必墮無間地獄,苦不堪言,求出無期。
(3)若能原諒,助人成佛,憑此功德,當得生天。
(4)更進一步,一心念佛,同求往生,必得大慈大悲阿彌陀佛接引,同生極樂,永斷諸苦。 

3. 有一絲毫的放不下,往生就有障礙。通常放不下的,不是家人就是財產。
平時就要把財產、後事交代清楚,交代完了,就完全不要再放在心上,別人有無照作,他背因果,再與我無干。之所以要交代,是為別人著想,不想別人有麻煩,對自己而言,有無交代並不重要。到了最後一刻,有無交代都不要再想,心中唯有念阿彌陀佛,別無他念。
平時的功夫很重要,平常要常常提醒自己和家人,能放下,到了極樂世界,具足神通,就有能力幫助家人,想見隨時可見;不能放下,今生過後,誰也不認得誰。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用操心。至於錢財、債務都是身外之物,生前能解決就解決,不能解決也沒辦法,一定要放下。

4. 家人真正的孝道是幫助親人往生極樂世界,這是第一等重要的事,其他俗世的眼光、議論都不足相提並論。務必完完全全按佛所教,切實做去。要用真誠心,絕無一絲毫虛假,不要顧體面,把解決亡者的掛礙為第一優先。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要發大心、大願,求佛加持。真正的大心大願,就是完全不顧自己,只為眾生的利益。

5. 嚴持戒律非常重要,這關係正法是否能久住。戒律是用來規範自己的,切不可用以檢視別人。雖然戒律有很多開緣,但行之必要有智慧,要看影響層面的深遠。非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隨便開緣,開緣沒有智慧,破戒也不知道,也可能讓別人產生誤解,還是老實的守戒為上。

6. 夜間播放講經,約莫自日落至日出,惠利冥界眾生,以求解冤釋結。解冤釋結最好在平時就要努力作,切莫等到臨終,那就後悔莫及。解冤釋結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冤親債主明理,因此夜間播放講經,有莫大利益。播放之前應先祈請諸佛菩薩的加持,以及講經法師共同調解。當然最重要的是要自己真學、真改過、真懺悔,用真誠心作一切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最能得力。家中若有家人神智昏憒,此舉最是利益。剛開始若有業障現前,種種不適,勿生退心,一定要堅持到底,必定見效。

7. 臨終助念之時:
(1)若病人尚未斷氣,念佛方式宜隨順病人,勿令生煩惱,通常此時病人氣虛,念佛宜緩而低平,每隔一段時間可提醒病人「萬緣放下,一心念佛」。若病人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在清醒時有決心願在當下就往生而奮不顧身的念佛,可免昏迷錯失臨終一念。
(2)若亡者剛斷氣,前20~30分鐘宜追頂念佛,每5分鐘休息少頃並提醒亡者「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數次,如此4~6回合後,轉為一般輪班念佛,至少8小時,最好24小時,方可第一次探視亡者去處。探視依據「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往生、生天、地獄無中陰身,因此往生、生天亡者面容必現莊嚴,地獄必現驚怖。
(3)若第一次探視未往生極樂,先停下助念,必找出亡者執著所在,協助亡者解決問題後,再接著助念才會得力。解決問題必要發大心大願,如此必得佛力加持。
(4)斷氣之後,決不可移動,碰觸亡者身體,須提防小動物觸及亡者(或許蚊帳是個解決之道),甚至空調、電扇、人走動...等極微細的氣流均應避免。故助念或坐或跪,最是理想,不可走動繞佛。跪則誠意可嘉,坐可避免身體不適而失專注,總之以平常習慣的方式為宜。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憶否,路窮人困蹇驢嘶。
 
蘇軾此首七言律詩,前半部説明了理雖可悟,此係解悟,表有智慧,大有助益於斷煩惱;但後半部正好說明了事還需漸修,真功夫在此,真的斷了煩惱,才是證悟,沒斷煩惱,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今生衹是再跟佛法結個緣。
 
東坡居士才高八斗,文詩詞俱多佳作,傳誦千載,實至名歸。其科舉順遂,弱冠進士及第,硬是碾壓大批知命前輩。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杜撰堯帝與皋陶的典故,主考官歐陽修心雖有疑,但居然自以為學有未精,反過來請門生幫他傳道授業解惑。便知此論辭美、理切,便被錯認“事真”想當然耳。東坡居士此一想當然耳,令人歎服。問難之際,對於杜撰情事,無有須毫掩飾,無有枝節言語,無有絲毫游疑心虛,僅憑四言“想當然耳”,鏗鏘有力,就教歐陽文忠公服氣。可謂此四言增減一字便失顏色。
 
東坡居士公案:前世是五祖寺的戒忍禪師,學禪宗的,得要明心見性才有辦法解決問題,而且是證得不是解得喔!那就至少是圓教初住菩薩以上了,多難啊,沒破那一品無明,哪有辦法見性;破了這一品無名,那就是真佛了,華嚴經上所說的
法身大士,金刚经上所说的诸佛,真正有能力在三千大千世界示现八相成道。
所以前世没解决出离六道的问题,解脱三界六道轮回,这才是真入佛门,此时不管什么位阶,成就阿多罗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時間算得出來。就好比入學了,這學校的處分警告小大過留校察看,但就是沒有開除,還有盡虛空法界數不清的第一等老師,教學保質保量的,畢業當然指日可待。
(按:佛言小乘阿羅漢、辟支佛斷了見思煩惱,出離六道,證得偏真涅槃,生到方便有餘土,分段生死沒了,不會有隔陰之迷,最慢二萬大劫就會回小向大,證得九信位菩薩,然後見思習氣、分別煩惱習氣斷盡,證得十信位,也就是藏教佛,小乘佛教、大乘十信的課程僅到此處。再來這一坎難啦,斷這一品無明,這一千兆分之一秒數量級的這無明業相極難,但就是時間的問題。斷這一品無明用不得力,自然而然,沒什麼捷徑速成法門。一斷馬上證得常寂光,能所俱亡,佛說唯證方知的境界,圓教初住發心住菩薩。但是此時禪定功夫還未深到能定在那個境界中,所以這一品無明的習氣還在,就還有能所,但這時虛空法界一切維度的障礙都沒了,盡成實報莊嚴土,所見一切眾生盡是如來平等智慧德相,無二無別,這個不可思議的法界,正是華嚴事事無礙法界:所謂大小互融,一多相及,舉一全收,具足相應。)
回到主軸,东坡这一世还是没解决,下一世退步更多,變成女人了。所以佛說六道是火宅險境,大部分都是一世不如一世的多,所以六道裡面三惡道眾生數量是三善道百千億萬倍啊。但是東坡居士的善根福德還是夠的,特別是因緣夠殊勝,生生世世還是不離佛法。到了明代中晚期萬曆年間,最後身袁宏道,這次修淨土法門,編著“西方合論”,會通儒釋道三教有關淨土法門的疑難滯塞,功德甚溥,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才真正出離六道。
所以淨土宗六祖永明延壽大師,相傳這是阿彌陀佛再來,傳世的偈頌:
有禅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做佛祖。有禅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现前,瞥尔隨他去。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見彌陀佛,何愁不開悟。無禅無淨土,铜床並鐵柱,萬劫与千生,沒個是依怙。
劝末法德薄福浅众生,除净土这门余大道外,其他法门皆难得度。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講演術的技巧面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在台上講演時能像一般講話般自然!
我們平常講話有停頓、高低、快慢,也有表情、手勢等動作,在台上也要有。
我們在台上為什麼不能像一般那樣的講話呢?原因就在緊張,怕忘詞。平常沒有這些問題,所以講得就自然。

首先我們對內容要有深入的理解,可以照書上的意思,但用自己的話來講,聽來才自然。沒辦法用自己常用的表達方式,只會照書上的辭句,那一定是我們解的不夠,我們若自己解得不夠,那又如何能讓聽眾聽得深入?可以平常利用零碎時間反覆斟酌這些,一再研究那些覺得用自己的話講得還不順的點,必要能用自己的話講到完全通順為止。有了深入的了解,就吃了一半的定心丸。

再來怕忘詞的問題,我們有科判可看,不用怕!我們不是常在練習甲從頭到尾順一次,掌握連貫性。然後又會把甲往下展開成乙、丙.....,這樣何必怕忘詞!

如果有以上二個基礎,再加上常上台練習,就自然會講得好了。我們上台講演沒有停頓......,問題的根源就是緊張(平時要養成講話不能快的習慣)。當然上台前再提醒自己一次「要有停頓」,這也有效。至於其他的技巧,不緊張、有停頓,自然而然就使得出來,不用刻意學。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身:法是宇宙萬法,含攝一切,宇宙萬法一體,謂之法身。也就是真心、自性、實相......,法身不生不滅。
報身:智慧,自性本有之智慧(般若無知),起用無所不知,無量無邊,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報身有生無滅(等證得自性後,智慧就開了,再也不會失去)。
應化身:法身能現,智慧(報身)能變,應化身是所現,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可以現各種有情或無情度化眾生,應化身有生有滅(本師3000多年前示現,有生有滅,入滅就回歸常寂光)。其中又分應身,有出生到入滅,像一般人一樣。化身是一時因緣,出現的時間短,完成工作就消失。

所以法身是體,報身、應化身是相用(但通常講報身偏在相,應化身偏在用)。體相用三者是一。凡夫也有三身,但法身沒證得(沒入那個境界,得不到受用),所以智慧不開(報身未生),無法隨緣應化,只有業報身,隨業流轉。

凡夫證得三身後,隨緣示現之應身,又可再證法身,再示現應化,如此一直下去,重重無盡。
像觀世音菩薩久遠劫之前就成佛號正法明如來,正法明古佛再來,示現無量無邊身,其中之一修行證得觀世音菩薩(其他身也會修行證果),觀世音菩薩又示現無邊身,其中之一證得準提菩薩.........。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有恰到好處、不多不少、不增不減、無過無不及的意思,也就是中道。
「如理」與「如法」是兩樁事情。「如理」是合理,「如法」是用對方法。

不如理,那果報就不如預期,所謂「因地不真,果遭迂曲」,這是一般迷惑不明因果的人所常犯的錯誤,閩南語常說的「種瓠瓜生菜瓜」。
不如法,那常常事倍功半,效率不佳,久了容易半途而廢。

要覺察是否如理或是如法,可以從理事兩方面來觀察,理跟事一定是相配合的,叫理事是不二。理與事沒有一定的界限,理比較抽象,還是在闡明因果,適用範圍廣;事比較具體,特別是有具體的人時地事物,讓人有具體的下手處,也容易讓人生信心。理是深廣無盡,一層深過一層,講到究竟處,一定歸到自性,自自然然就是這個樣子,「法爾如是」。

以下就「佛氏門中,有求必應」,簡述如何求乃如理如法:
「如理」:因所求之事不同而各異,大抵不出為眾人求不為己求、所求不逾所需、求孝子賢孫、求正當職業以安身立命.............。探討更進一步的道理,為眾人求係淡化我執,淡化我執方得出脫六道。更進一步為何淡化我執可以超脫,係因六道乃執著所變現的幻象。再問六道為何為執著所變現,「法爾如是」,沒辦法再深究了,自自然然是這個道理。
「如法」:求的方法是「斷惡修善」、「至誠感通」,用真誠、清淨心來求。進一步為什麼要斷惡修善,因為「積善之有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再更進一步問,沒法再深究了,「法爾如是」。也可以反方面問更具體的做法,常布施、隨緣濟眾,常反省改過。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理上講,道的本體寂然不動,但起用(動)的原則,都是在返還中道。中道就是無過無不及,此謂不落兩邊,過與不及是兩邊。而返還中道在於損益,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也。

就事上講,返還中道的方法(用)在「弱」,此弱表方式因時因地制宜,通權達變,無有一定,具足方便,所謂契機是也。

故反者道之動,謂之善巧、契理;弱者道之用謂之方便、契機。兩者是一,不可分也。謂之理機雙契,理事不二。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摩訶僧祇律》佛語比丘。喻如溺人而復救溺。汝始一歲。已畜無歲弟子。佛告諸比丘。不能自降伏欲降伏他人。無有是處。不能自調而欲調御他人。無有是處。不能自度而欲度人者。無有是處。自未解脫欲解脫餘人者。無有是處。佛語比丘。已能自降伏降伏餘人。斯有是處。能自調御調御他人。斯有是處。已能自度兼度餘人。斯有是處。已自解脫解脫餘人。斯有是處。

《楞嚴經》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二處經文所言「度」者,字同義殊。
初步得度: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或大乘初信位菩薩,即證得位不退。這是學佛有所成就的最低限度。往生極樂世界也包含在內(圓證三不退)。
究竟得度:證得究竟圓滿佛。
摩訶僧祇律:表初步得度。
楞嚴經:表究竟得度。
二者若混爲一談,就會錯解如來真實義。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了凡四訓.謙德之效》丁丑在京,與馮開之同處,見其虛己斂容,大變其幼年之習。李霽巖直諒益友,時面攻其非,但見其平懷順受,未嘗有一言相報。予告之曰:福有福始,禍有禍先,此心果謙,天必相之,兄今年決第矣。已而果然。


面對別人給我們的批評或勸諫,該如何應對呢?
1. 應當虛心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2. 別人若有所誤會,無須解釋,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1)若其勸諫是為我好,但有所誤會,我這一解釋,他日後便不敢暢所欲言了。再沒人敢幫我們指正錯誤,吃虧的還是自己。舊時言官可以風聞言事,就是為廣開言路,以求除弊興利,理亦本於此。
    (2)若他是存心找麻煩,再怎麼解釋他也聽不進去,徒增紛擾。最好就是默擯置之。一個巴掌拍不響,沒人回應,他自然就沈寂下去了。
3. 或許可以解釋的情況,是對方誤會,心有不平,但可以聽進我們所說。此時解釋是不希望他因誤會而難過,都是為人著想的心。但無須勉強,一時沈默,也許更好。日後他發現誤會我了,可以引起他的慚愧心、懺悔心,這時我們更能度他。再者,就是怕貽誤眾生,權衡輕重流弊,可正本清源。
4. 都要心存感恩,說的對的是我們的直諒益友;說的不對的,是在幫我們消業障,幫我們修忍辱波羅蜜,教我們不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對人。凡事心存感恩,虛懷若谷,這是學問之道,治學修行,必能日起有功。


《六祖壇經》「此宗本無諍,諍之失道意;執逆諍法門,自性入生死」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我們以「以苦為師」,因為生活過得苦一些,可以讓我們對現在所居的娑婆世界、所處的六道輪迴沒有留戀,而產生出離的念頭。
但佛並不讚歎無益的苦行,所謂的無益苦行,就是對心靈的成長效益不高。佛所教都是因病與藥,因材施教,即所謂的應機,務必要讓人得最大的利益。

現在有很多休閒活動潛藏較多的危險,像爬人跡罕至的高山、從事危險的水域活動、諸多危險的極限運動……,實則於己身修行、於世道人心,助益有限,但所冒危險甚大,若有所閃失,追悔莫及,家人亦受折磨,如此衡量,實不值為。

《莊子.秋水》「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蹢而屈伸,反要而語極。」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明理的人,了解理事不二,不會偏在一邊。理可頓悟,事須漸修。決不會執理廢事。他有實質,亦必有形式,而且懂得通權達變,每件事都做的契理又契機。這是上上根人。

自以為明理但解得不深的人,常偏在理的一邊(執空),因而執理廢事。自以為有了實質,就不要形式。就是所謂的惡取空,豁達空。所表現出來的,常是永嘉禪師所說的:「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遭映禍。」這種人常是三惡道的常客。

不明理的人,偏在事的一邊(執有)。沒有實質,徒具形式,修學的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常常搞錯方向。但這種人如果能遇到善知識教導,又老實依教奉行,那也會有所成就的,而且成就有時高得令人讚歎。

 

所以說「惟上智與下愚不移」,佛說:「寧執有如須彌山,莫教執空如芥子」,理即在此。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