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14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就理上講,道的本體寂然不動,但起用(動)的原則,都是在返還中道。中道就是無過無不及,此謂不落兩邊,過與不及是兩邊。而返還中道在於損益,損有餘而補不足是也。

就事上講,返還中道的方法(用)在「弱」,此弱表方式因時因地制宜,通權達變,無有一定,具足方便,所謂契機是也。

故反者道之動,謂之善巧、契理;弱者道之用謂之方便、契機。兩者是一,不可分也。謂之理機雙契,理事不二。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摩訶僧祇律》佛語比丘。喻如溺人而復救溺。汝始一歲。已畜無歲弟子。佛告諸比丘。不能自降伏欲降伏他人。無有是處。不能自調而欲調御他人。無有是處。不能自度而欲度人者。無有是處。自未解脫欲解脫餘人者。無有是處。佛語比丘。已能自降伏降伏餘人。斯有是處。能自調御調御他人。斯有是處。已能自度兼度餘人。斯有是處。已自解脫解脫餘人。斯有是處。

《楞嚴經》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二處經文所言「度」者,字同義殊。
初步得度:證得小乘初果須陀洹或大乘初信位菩薩,即證得位不退。這是學佛有所成就的最低限度。往生極樂世界也包含在內(圓證三不退)。
究竟得度:證得究竟圓滿佛。
摩訶僧祇律:表初步得度。
楞嚴經:表究竟得度。
二者若混爲一談,就會錯解如來真實義。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抑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佛說法為隨機說法,因病與藥,故有五乘佛法之說。又有「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皆悉善巧方便也。試以此觀之,以上二者說法均有可取之處,惟適用之情況不同。
前者謂,人民可令其跟從領導人的帶領,而無庸令其知所以然者。當民智未開之時,欲令人民悉皆了解政令之本意,方才推動政策,恐失其時。惟此時當有賢明之領導人,才不致衍生種種流弊及禍患。
後者言,人民有足夠的智慧,那是大同世界,不用多作管理,社會自然井然有序;當人民能理解而尚未了解時,領導人應該好好教育人民,使其開智慧。


《曲禮上》「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下之。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
禮是道德規範,標準高於刑。
從前人民受教育的機會較少,智慧未開,對之言禮不契機,故用刑匡正之。士大夫受過教育,當守禮之較高標準,不犯刑罰是應該的。如果士大夫還犯刑罰,那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要另外從嚴處分,故言刑不上大夫。受過刑罰的士大夫,表示道德有虧,當然沒有輔佐國君的資格。
儒家講「道、德、仁、義、禮」,道為體,德為相用。具體言之,則為仁。再申明之,則為義。義之不顯,則崇禮,以期由形式誘發實質,回復本源。禮為儒家學說之底限,不是法!故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法家之韓非子曰:「刑過不避大夫」,實則世道衰微,天下大亂,欲藉法以正綱紀。惟須知法為權,當修禮義為本,方能大治。


《大學》之「格物」,朱子解為「窮究事物之理」,「格」即通。司馬溫公解為「格除物欲」,此「格」即格鬥、對抗也。前者為解門,看破;後者為行門,放下。同理宋明理學中,程朱之「道問學」為解門,陸王之「尊德性」為行門。修學當解行相資,不可偏廢。「致知」如陽明先生所說之「致良知」,係推究本有之良知。必須從起心動念處下手,這是毋自欺,也就「誠意」。「正心」是不偏,不落二邊,取中道(中庸),最低的程度要放下邊見。
另一說「格物」專指「格除物欲」,斷執著;「致知」可解為求知,真正的知要放下分別。先格除物欲,因戒得定,因定開慧,破煩惱障(我執),成就根本智;再求知成就後得智,破所知障(法執);再放下起心動念就「誠意」。「誠意」起作用是中道(中庸),這就是「正心」。「修身」就是要做到圓滿,止於至善。
又有言者以為,「格物」中的「格」當來字講,「物」指煩惱。「致知」馬上就發覺到。「格物」與「致知」合起來解釋,當要煩惱起來的時候,馬上就察覺到。「誠意」則可引曾文正公(國藩)對「誠」之解釋:「一念不生謂之誠」。
此三說均符合佛陀的教誨,但有深淺的不同。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淨」

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時,為法忘軀之四句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祖壇經云:「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復如是。
要言之,於一切時一切處外不著相,即一相三昧(禪)。於一切時一切處,內不動心,即一行三昧(定)。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法者一辭,奧義深廣,語具多義,費辭難明,含攝有形、無形,達於一切;界者,界限也。

作於觀者,不外由理事二種角度。

理法界:理者,道理也,明乎道理謂之理無礙。說到究竟處(實相),理者,體也,諸法雖具差別相,其體則一。見此平等空性,謂之理無礙法界。舉例修五戒十善可得人身,愚痴生畜生。

事法界:事者,事相也,謂諸法之種種差別相。於諸差別相能辨明其異,明其因果,謂之事無礙法界。例如小陳(人)跟小黑(狗)不會弄不清,此例甚是極端,但善人、惡人卻不易分,正法、邪法亦難辨明。

理事無礙法界:理由事顯,事依理成,理事不二。例如小陳應是前世有修五戒十善,小黑大概前世是非善惡不分。

事事無礙法界:不同事相雖有差別,彼此不相妨礙。說到究竟處(實相),事相雖千差萬別,惟依一理而成,明於諸法相攝,重重無盡,無有障礙,一多相即,大小互融,舉一全收,具足相應,名事事無礙法界。例如芥子納須彌、微塵中有宇宙,其宇宙中又有微塵,其微塵中又有宇宙,重重無盡、十善中任何一善完整包含其他九善、十大願王中任何一願圓滿包括其他九願、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任何一願圓滿包括其他四十七願、任何一微塵所包含的訊息與盡虛空遍法界所包含的訊息相同。舉例小陳也是小黑,小黑也是小陳,二者自性無二無別,與一切眾生等。

英國詩人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曾寫下"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握無限,剎那即永恆」。於此法界中,時空之先後遠近、次第均不存在,心不相應行法均破除。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宇宙萬法不外乎心法、色法,世尊有種種不同的歸納方式:

五蘊:色、受、想、行、識,分為色、心二法,色法一、心法四,五蘊即萬有,五蘊皆空

六入:即六根,色法五、心法一(即意根),六入亦空

十二處:即六根、六塵,色法十一、心法一,十二處亦空

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色法十一、心法七,十八界皆空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家眾乃住持佛法者,所為不論如不如法,皆當禮拜敬重,絕不可毀謗。以免因自身智慧淺薄,妄言譏毀,致他人心生疑惑,斷人法身慧命,此罪大矣!他如不如法,他自負因果,若要規勸,應於私室為之。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9 Mon 2010 14:47
  • 老實

何謂老實?按部就班,循序漸進,依教奉行,精進不懈,堅定不移是也。

 為學求道當先求老實,基礎穩固後,再求變通。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入經藏

親近明師、親附善友

見不善,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將十信以前的外凡位區分為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在六即位中相當於第三位的觀行即。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9 Mon 2010 10:25
  • 五蓋

貪、瞋、睡、悔、疑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素

憒鬧、戲論、世語、眾務有過

話說多不如少,事非宜勿輕諾

急躁有害,要慢要讓

精進念佛,讀經修行,每日拜佛、看書,以無量壽經、修華嚴妄盡還原觀為主

戒色,非禮勿視、勿聽、勿言、勿動

謙謙謙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行重頌並授記, 孤起無問而自說, 因緣譬喻及本事, 本生方廣未曾有, 論議共成十二部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04 Wed 2010 17:53
忍有多義:忍耐,即安忍順受;忍可,即認可,證得之意。

《無量壽經》提到往生極樂之人聞七寶樹林之音聲,而得三種忍,參見《華嚴經.十忍品》普賢菩薩開示,前三者即:
(一)音響忍,謂聞諸佛所說之法不驚、不怖、不畏,深信悟解,愛樂趣向,專心憶念,修習安住。
(二)柔順忍,謂於諸法,思惟觀察,平等無違,隨順了知,令心清淨,正住修習,趣入成就。
(三)無生法忍,此菩薩摩訶薩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何以故?若無生則無滅,若無滅則無盡,若無盡則離垢,若離垢則無差別,若無差別則無處所,若無處所則寂靜,若寂靜則離欲,若離欲則無作,若無作則無願,若無願則無住,若無住則無去無來。

《仁王經》提到五忍:(一)伏忍,未斷煩惱種子,而制伏之不使起之位也。(二)信忍,見法性而得正信之位也。(三)順忍,順菩提道而趣向無生果之位也。(四)無生忍,悟入諸法無生理之位也。(五)寂滅忍,諸惑斷盡而涅槃寂滅之位也。

《寶雲經》提到菩薩十忍:(一)内忍(二)外忍(三)法忍(四)隨佛教忍(五)無方所忍(六)修處處忍(七)非所为忍(八)不逼惱忍(九)悲心忍(十)誓願忍。
《華嚴經.十忍品》普賢菩薩開示:「菩薩摩訶薩有十種忍,若得此忍,則得到於一切菩薩無礙忍地,一切佛法無礙無盡。何者為十?所謂:音聲忍、順忍、無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夢忍、如響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此十種忍,三世諸佛已說、今說、當說。」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沬,不如相忘於江湖」。大意是指當泉水乾涸時,魚兒只能困臥於泉底,相互吐沫滋潤對方以苟延殘喘,如此,還不如早日脫困回歸自然,悠遊於天地之常,兩忘於寬廣的江湖,獲取更大的逍遙與自由。

眾生困於六道甚至十法界,彼此感情再好,甚至患難與共,唇齒相依,就好像「相濡以沬」。不如識得本心,證入一真法界,彼此隨緣聚散,「相忘於江湖」,來得自在逍遙。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摘自淨空法師所講《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46集》

凡夫見一切法,這個地方「見」字就是接觸,說的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乃至意分別執著。佛法講得很清楚,這個六根前面五根是講眼耳鼻舌身,接觸外面的境界是色聲香味觸。眼見色,耳聞聲,身與外面境界接觸,只有了別,沒有分別。了是明瞭,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像鏡子照外面的境界相一樣,稱了別。分別執著從哪裡來的?那是意識起作用,意緣法。意所緣的法,實在講它緣不到外面境界。我們眼見色,意能不能緣到外面色相?不能。它緣的色相是什麼?我們眼好比是個照相機,把外面境界相照見了,照見,自己像照相機裡面就有個底片,這個印象就落進去了,這就是眼識的相分。第六意識它所緣的是緣眼識的相分,就是說,它看到的是照相機照的底片。現在錄相就更容易懂,它所見到的,就是你錄相機錄下來的影片,外面境界它確實沒有接觸到。第六意識分別的能力非常強,它一接觸之後就起分別心,這一分別,接著第七識起作用了。第七識是末那,末那也緣不到外面,末那緣什麼?末那緣第六意識的相分。你看第六意識的相分是從眼識來的,這是直接照進來,第七識緣第六識的相分,那就是把眼識的相分又拷貝過去,複製了一套,它就緣它自己的相分,它也緣不到第六識的相分。所以,見色聞聲你就曉得是多麼的虛妄。眼了別,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它是照見,壞就壞在第六、第七,第六是意識,第七是意根。佛門常講三心二意,什麼是三心?三心講的阿賴耶、末那、意識,這叫三心;二意那就專門講第六識跟第七識,一個是意根,一個是意識,叫三心二意。三心二意全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禪宗的一句名言。又永嘉禪師說:「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當你明心見性後,就曉得中道第一義諦「空、假、中」為真心之「體、相、用」,相是假相、幻相,亦即六祖所說:「本來無一物」
(按:與自性相應名第一義;與自性不相應名第二義、第三義……)
迷的時候,把六道、十法界都當作真的,覺了以後就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因緣所生,都是夢幻泡影,當處出生,當處滅盡,只是相似的相續相。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為法是指緣生法,緣聚而生,緣散而滅。
連一真法界,諸佛的報身這些相也是虛妄,不能執著,這些相也要離,才有能力破得了生相無明,成就圓滿佛果。破了生相無明後,根身世界都沒有了,所以說「大地無寸土」,「覺後空空無大千」。
就修行而言,離相不是不要這些相,因為性相一如,沒有相也就沒有性了。而是接觸這些相,但不起分別、執著,所謂即一切相,離一切法是也。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煩惱分為見思煩惱(執著)、塵沙煩惱(分別)、無明煩惱(妄想)

六道凡夫斷見惑,證小乘須陀洹或大乘初信位菩薩;再斷思惑,證小乘阿羅漢或大乘七信位菩薩;再斷分別,證大乘八~十信位菩薩;再破一品無明,證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出十法界(六粗相),入一真法界(三細相)。法身大士有41位階,此時修行用不得意,稱無功用道或無用功行,只能等時間過去,習氣慢慢淡了,到最後無明完全沒了(破生相無明),大概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成究竟圓滿佛(妙覺)。破了生相無明,三細相沒有了,叫常寂光土或大光明藏。

沒有證得究竟的佛果,就是法身大士,他還有起心動念的習氣。等覺菩薩的一念生相無明沒破,所以他才示現出根身世界(能見、所見)。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樣變現出來的,它是細念相續而現的世界;如果這細念斷了,那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的話,「覺後空空無大千」,到究竟圓滿佛的境界。但佛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有能力斷而不斷,這叫「倒駕慈航」,叫「留惑潤生」。等覺菩薩跟如來果地智慧幾乎同等,所不同的是等覺菩薩那品生相無明沒有能力斷,佛有能力斷而不斷,差別在此地。佛要是斷了之後就不能度眾生、就不能現相。

聖人用心因感而應,實屬被動(第一念),而非主動(第二、三念)。即「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故《金剛經》言:「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所謂「聖人用心如鏡,物來則應,物去不留」。物來則應,保持第一念,不加上分別、執著。物去不留,不落印象。

《莊子天下篇》:「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是故能勝物而不傷」。不將不迎,隨緣不攀緣。應而不藏,隨生感應而不落印象。

眾生迷在妄心之中,如何能妄盡還源,迴返真心?又真心覓之了不可得,如何能明心見性,識得本心,見自真性?

佛言:「知見立知,為無明本」。本來是知、是覺的,加上分別、執著後,就不覺了。所以只要「放下」分別、執著,真心本覺自然顯現。

妄盡無需再求真,真心自然顯現。所以只要學習六根接觸六塵,不分別、不執著,即不起心動念,則根塵和合所生六識即是真實智慧之現量境界。

此即交光大師在《楞嚴經正脈疏》所言:「捨識用根」。捨根中之識(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用根中之性是也。

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為真心一切眾生本具,惟覓之了不可得,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四相、四見,真心自然顯現。

修行是要在六根上學放下的功夫,而不是到處去找真心。可參考《楞嚴經.第四卷》佛為富樓那尊者的開示。

六祖說:「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成」。因地修行時,把第六意識最嚴重的分別放下,轉成妙觀察智;把第七識末那最嚴重的執著放下,轉成平等性智。當證得法身時,自然第八識阿賴耶就轉成大圓鏡智(不落印象),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此即轉八識成四智。

真妄不二,妄想、分別、執著既名之為妄心,妄者虛假也,云何有因?虛假就不是實在的,那怎麼會有原因?如果有原因,那就不是虛假的。

所以不要去追究妄想、分別、執著是怎麼來的,何時產生的,這就妄中生妄,迷上加迷,愈迷愈深。只要放下,不去理它就沒事了。

修行要反躬內省,徒向外馳求,實無益。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旋汝倒聞機」即勿向外馳求,「反聞聞自性」即反躬內省,從自身修。

又一根之結悉解,六根盡解,所以修行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此為徑中徑也。

惟選擇法門,宜當考慮契理契機。須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諸法如義」,一切法門平等,契機與否而已,契自己根機,則修學易成就。

淨土法門最契末法眾生根機。淨宗八祖蓮池大師說:「三藏十二部,讓與他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

佛教我們四依法,其中就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一詞,有多重意義,其中之一,就是指現下就能得利益者。

那些大經大論,雖然義理宏深,但對大多數人太艱深,無法受持,進而得大利益。還是一門深入,老實念佛,容易成就。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