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大德文章 (2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悉檀」為華梵兼稱,「悉」乃華語,普遍之意;「檀」乃梵語,檀那,布施之意,合譯為「普遍的布施」。「四悉檀」就是佛陀用以成就、教化眾生的四種法門;由於這四種法門是針對眾生的根機與需要而設,因此能遍施一切眾生,故稱「四悉檀」。

(1)世界悉檀:即佛陀隨順世間之法而說因緣和合的道理;也就是以世間一般的思想、語言、觀念等事物,說明緣起的真理。例如,人是由五蘊諸法假合而成,故非實體。但是一般世俗的見解,認為人的存在是真實不虛的,佛陀乃說適合世俗之法以隨順眾人,令凡夫喜悅而得世間之正智,因此又稱為「樂欲悉檀」。

(2)為人悉檀:即佛陀應眾生個別之根機與能力,而說各種出世實踐法,令眾生生起善根;也就是先觀察眾生稟賦的優劣和善根的深淺,然後再隨機說法,建立對方的信心,善根滋長,因此又稱「生善悉檀」。

(3)對治悉檀:即佛陀針對眾生的貪、瞋、痴等煩惱,應病而予法藥。譬如對多貪眾生說不淨觀,對多瞋眾生說慈悲觀,對散亂眾生說數息觀,對愚痴眾生說因緣觀,對多障眾生說念佛觀。對治悉檀為滅除眾生煩惱與惡業之教,以其能斷眾生諸惡,因此又稱「斷惡悉檀」。

(4)第一義悉檀:佛以善巧方便,詮明中道之理(實相),令眾生斷惑證理,真正契入教法,故又稱「入理悉檀」。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嘉泰普燈錄》卷十八:「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宋.法演禪師:「勢不可使盡,使盡則禍必至;福不可受盡,受盡則緣必孤;話不可說盡,說盡則人必易;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人必繁。」

「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積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墮」,物極必反。飆風發發,卻是不能終朝;細水涓涓,才能綿綿長流。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剛強。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和其光同其塵,抱其樸守其真。

「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自己少取一分,多與別人一分,則無往而不利。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叢子.執節第十六》魏安釐王問天下之高士。子順曰:「世無其人也,抑可以為次,其魯仲連乎?」王曰:「魯仲連強作之者,非體自然也。」答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文武欲作,堯舜而至焉,昔我先君夫子欲作,文武而至焉。作之不變,習與體成,習與體成,則自然矣。」


《資治通鑑》記載,魏安釐王問孔斌,誰是天下高士?孔斌說,世上沒有完美無缺的人,如果退而求其次的話,魯仲連勉強能算一個。安釐王卻不贊同,說魯仲連老是強迫自己做一些不願做的事,無非為了做給別人看,此人表裡不一,不是真正的君子。孔斌的回答很經典:「作之不止,乃成君子。」


 管他真心還是假意,只要這個人不停地強迫自己做好事,慢慢地習慣成自然,到最後弄假成真,就成了真正的君子。 孔斌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人有時會誤入歧途,也可以誤入善途。做一件善事,不見得非要有多麼高尚的動機,哪怕是做秀,那也是善良的秀。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有一個微不足道的開始,只要你去做,就比那些袖手旁觀說風涼話的人高尚得多。好人不是聖人,也會不斷成長,需要自我完善的過程。對他們多一些寬容和鼓勵,少一些苛責。這樣好人才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給別人一個做好人的機會,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功德無量。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子.梁惠王下》: 莊暴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鐘鼓之聲,管籥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按:此章蓋以曉喻齊宣王,由「獨樂樂不若眾樂樂」,闡明欲王天下者,當「與民同樂」。而欲「與民同樂」,必「與民以樂」,以安天下。范文正公金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相似乎!又志士仁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由近及遠,由親及疏(隨緣、恆順眾生),對事物如此喜愛,更不用說是對百姓了。
「獨樂樂不若眾樂樂」非一廂情願的把自己的喜好加在別人身上,當針對別人的需要,如此方真能與眾同樂。

趙歧注「王之好樂」為好古之樂,古樂係雅樂,如舜之韶樂,其作用為「發和」(史記.滑稽列傳)、「移風易俗」(孝經.廣要道章),「廣博易良」(禮記.經解);今樂指鄭衛之聲,係春秋鄭、衛二國的民間音樂,其聲淫靡,將惑亂心智,增加情執。惟後文之「今之樂猶古之樂也」就解釋不通了。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學只能照老師所教複講,這是成就戒定慧三學。自己的見解完全放下,忍住不說;老師即便說錯了,也是照著複講。

初學成了之後,可以講祖師大德的註解,最好學一家的註解,看不懂的照念就好,這時可以參考別人的註解。

開悟了之後,才有辦法講經。

 

恭錄淨空老法師於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6、83集開示: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十六集)  2010/5/1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036

我們知道在佛門裡頭講經的人才愈來愈少,有沒有真正學講經的?好像是真的,其實不是。為什麼?首先,基本的紮根教育他有沒有?紮根教育重要,在家三個根,出家四個根,做到了沒有?這是基本的東西。真正有這三個根,到什麼地方去學?我這一生真的非常非常幸運,沒有地方學,佛學院學不到,我遇到李老師,正好李老師開班,培訓講經的法師,學生二十多個人。他教學的法寶兩樣東西,一個是講演術,《實用講演術》,一個是《內典講座之研究》。這個東西是什麼?師範學校裡面的教學法,這個東西佛學院沒有教,這東西是什麼?是古老世世代代相傳的講經、講演的規矩。你規矩不懂,你一上台一開口就錯了,人家就笑話你,外行不懂,內行知道。可是現在這個社會已經沒有內行的,你上台去表演,看不出來了;真正碰到內行的,太清楚了,一看就知道你有沒有學過,科班出身,那就是行家。所以李老師這個東西我看到也恐怕會失傳,我們要不傳承下來,真的就失傳了。這個東西早年我們在新加坡辦短期,一期是三個月的,短期的培訓班,我們用了這個東西,效果好!參加培訓的同學們,他們在分享心得的時候,在新加坡接受這三個月的訓練,遠遠超過過去三年的佛學院。那個短期班,我們不講紮根教育,不講這個,只講技術,上講台這些方法、規矩,這個東西多重要!

李老師當年,我跟諸位說,諸位也不必笑,李老師這本書寫出來之後,這是他自己寫的,他只印了三百本,自己放在箱子裡,箱子鎖著,誰也拿不到。我們經學班二十多個同學發不發?不發,都不給。很難得我們同學當中只有三個人拿到,老師給的,給了我一本,給了周家麟一本,給了徐醒民一本,其他都拿不到。問老師,老師搖頭不給。同學問我,那我怎麼辦?我把他這本書做成表解,做了一個大綱,做表解,這個表解先給老師看,老師看了,好,可以,我用這個間接的介紹給我們班上同學。我講他這個東西的大意,不講他的文,也不用這個教材,就用我那大概好像是五、六張表解,我講的。他這麼慎重,我當時向老師請教,我說:老師你何必這樣子?這好東西為什麼不傳給學生?他說你不懂。我都愣住了。他說:人家不懂,聽經也是囫圇吞棗,很好,好在哪裡說不出來;不好,不好在哪裡也說不出來,少造業!這個東西他要是真看了,他拿這個去批評人,他能夠把你法師上台一條一條不好的地方說出來,你好的地方他也能說,這是個標準。隨意去批評法師,這是造口業。我才明白了,不是什麼神祕,是避免人造口業,隨意去批評法師,我才懂得他老人家的用心。這是個標準、是個尺度,千萬不要拿這個東西到處去量人,那你就造罪業了。所以到他老人家往生,這份東西我才鼓勵他們把它印出來普遍流通,希望把佛門裡面講經講演這套教學方法、這套規矩廣泛流通,來做利益。實在講,這是佛學院佛學班第一門課就是學這個,但是德行在先,在家沒有紮三個根,出家沒有紮四個根,不能學這個。真正把根本紮下去之後再學這個,你將來才真正能夠光大佛法,弘法利生。所以從前古時候,出家人在社會上,為什麼值得那麼多人尊敬,他有道理,他有真的德行、真的學問。

我在新加坡那個短期培訓班,前面三屆,第一、第二、第三屆我講課,我講這門課,當時悟聞法師他都聽了。我讓他,那個時候還沒有錄像,有錄音,從錄音帶裡面寫了一本講記,這個講記也印出來了。悟聞師也很用功,這個東西寫出來之後,他拿給我看,我把它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不太妥當的都把它改正過來,這個講記印出來了,正式來流通。李老師的原文看起來比較麻煩,他是用文言文寫的,不深,很淺顯的文言文,講記就方便多了。無論是在家、出家的同學,真正想發心要出來學講經、學講演,這本書是必須要讀的,那你真學真的要跟著老師。李老師當年把這本書給我,我一個星期就看會了,我全明白了,可是怎麼樣?上台用不上。這個玩意就跟打仗一樣,《孫子兵法》一個月可以學完,上戰場不會打仗,這老師沒有辦法教你,因為它是活的,狀況千變萬化。所以我再決定回到台中,我就跟老師十年,看什麼?看他在講台上的運用。我不是跟他學別的,這個東西是什麼?他沒有辦法教的。長期跟他在一起,長期聽他講,觀察他,這個東西他在講台上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別人聽老師講的是那些意思,我不是,我是聽、我是觀察,聽觀他的方法、他的技巧。那個內容,他參考古大德那些註疏資料,我也會看,可是人家看,他表演得那麼活潑自在,我沒有辦法,做不到!這個你問他,他也沒有辦法教給你,活的。所以我在台中住那麼多年,我學門道,中國古諺語說「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看熱鬧」。這就要長期親近,你沒有長期薰習的話,那個運用之妙你沒有辦法體會。所以這親近善知識就重要,比什麼都重要!

自古以來,真正接班人、成就的人是什麼人?多半都是老和尚的侍者,為什麼?他天天跟著,他什麼都學去了。阿難繼承釋迦牟尼佛,當侍者;古德法師是蓮池大師的侍者;你們仔細去觀察,蕅益大師繼承他的也是他的侍者,蕅益大師往生之後,蕅益大師所有的著作都是他整理的,刻版流通於後世。在中國大陸,圓瑛老和尚的侍者,老和尚學生當中那是第一人,《圓瑛法師全集》他主編的。這都是說明,長時間的親近善知識,細心觀察他講台上的運用、日常生活上的運用,還有老和尚接待賓客,多少人向他提出問題請教,他怎麼解答、怎樣指示,你在這裡才能學到真東西。這是沒有辦法教的,這沒有教材,原理原則就這一本書,兩樣東西現在我們印在一本上。李老師的東西確實簡要詳明,他一點都不囉嗦,我看他的《實用講演術》,薄薄的一點點附在這後面。因為那時候剛出來學講演,我到書店裡面去找了好多種,這些材料都是教人怎麼講演的,每一本都是很厚很厚的,看完之後,回頭看老師的,佩服得五體投地。人家那麼厚的一本,講得沒有他這麼簡單完全,別人所講到的,他都有,他裡頭有的,別人還沒有提到,才知道這麼簡單的東西這樣完備,你不能不佩服。學習不容易!不真幹,學不到東西,不謙虛,學不到東西,不恭敬,學不到東西,這是你學東西的基本態度。

我在很年輕的時候,星雲法師在佛光山辦了個東方佛教學院,我曾經跟他建議,讓學生一個人學一部經,他那時候有一百多個學生。我那時建議是分組,一組學一部經,一組三個人,三個人學一部經,那時候估計差不多也將近二十多部經。如果這樣教學成功了,那佛光山上這頂尖的講經人才有二、三十個,那還得了!專家。專講《彌陀經》的就是阿彌陀佛,專講《普門品》的那就是觀世音菩薩,專講《地藏經》就是地藏菩薩,弘遍全世界。一部經至少讓他用功的時間十年,十年專攻一部,他會得定,會得三昧,定就能開智慧,真的把東西講活了;心要是雜、要是亂,什麼都想涉及、涉獵,幾十年會空過,那就很可惜。人生苦短,最寶貴的是時間、是精力,時間精力用在一點,沒有不成功的。一門通了,一切就通了。

我在台中十年,跟李老師那麼長的時間,學的經不多,只學了六種。第一部學的《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二部《佛說阿彌陀經》,第三部《普賢行願品》,就是那一卷,《四十華嚴》最後的一卷,第五部《金剛經》,第六部《楞嚴經》。一部一部的學,一部學會了,至少要講十遍,對誰講?在台中,在家的同學、居士們,到他們家裡去講,聽經的五、六個人,七、八個人。在這一家講完就換到第二家,講十遍,你那個印象才深,真正得到自利,利他不敢講,自利。講完之後向聽眾請教,都是同學,都是李老師的學生,請他們批評指教改進。這個《楞嚴經》,這是選的一部大經,這個大經我沒有講到十遍,我記得好像講了七遍,這叫什麼?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你不用古聖先賢的老辦法,學不出來。所以這個基礎,以後無論看到大小乘經論,自己也懂得老師這一套方法。講經裡面最重要的是科判,分科判教,也就是說科判是什麼?從文字上講,章法結構;從裡面義理上講,思想體系。你能把這個搞清楚,你發揮不會錯誤,文字章法結構清楚,這個義理思想體系明瞭,那還有什麼問題!《無量壽經》我們做了一個《科會》,《科會》流通得很廣,學講經的人要注意、要多看,那就是文字上看章法結構,內容上看他思想體系,這是經教的基礎,經教的根本。所以學講經,頭一個先學做科判。古人已經有科判了,你自己不妨不要看古人,自己做,做了之後,把古人的東西拿來相比,你就曉得哪些不如別人,別人很多優點在什麼地方你就發現了,你才會有進步。這些都是預備功夫,統統做好之後,再上台表演。所以上台表演的時候,一定是有長時期的觀摩學習,在台上才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這是學院學講經的同學,無論是在家出家不能不懂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八十三集)  2010/7/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083

底下講的我聞。「我聞者,聞成就」,六種成就的聞成就,「阿難結集法藏時自言,如是法門,我從佛聞」。這是說明,他登座複講,不是他自己說的,是聽佛這樣講的。「我」是自己,「聞」是我親聞,告訴大眾,這可以證信。這一切,在佛法裡面學習、修行非常重要。佛法在中國歷史上記載,釋迦牟尼佛入滅,也就是過世,到今年三千零三十七年,我們中國歷史上記載的。他是周穆王五十三年過世的,從那時算到今年,三千零三十七年。外國人,當然他也有根據,他們說的是今年是二千五百五十四年。中國跟外國這個記載,相差差不多六百年,這個咱們不要去管它,用不著去分別執著。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至少是二千五百年以上,在中國人記載。中國過去這些佛門的大德,包括虛雲老和尚,民國初年這些大德,都用中國的紀年,就是三千零三十七年,都用這個。這麼長遠的時間,世世代代弘法、護法這些大德,特別是弘法,講經教學的這些人,他們是怎樣培養成功的,學習成功的?全學阿難,這一點要知道。那就是都是講小座成功的。

我第一次到香港來講《楞嚴經》,四個月,第一次住四個月,一九七七年,三十多年前了,正好演培法師在此地,我跟他在台灣認識。他們有一輛巴士在香港旅遊,就邀了我一道,我們就坐在一起。他就談到弘法的法師,他說佛學院,非常感慨的說,佛學院出不了人才。在那個時候,還有一些講經的大德,統統都是講小座出身的,他指著我,「包括你也在內」。真的,我們是講小座,就是複講。複講是阿難開頭,阿難升座講經,完全是複講釋迦牟尼佛的,不能加一點自己的意思在裡頭。古人教學好嚴,你自己有悟處,你不能講,你還是要講老師的。為什麼?訓練你的定力、訓練你的謙虛,也就是決定不在老師講的上面加一個字。這就是什麼?老實,聽話。到什麼時候才能發揮自己意思?自己有悟處,開悟了。自己沒有開悟之前,決定遵守老師的,以前這樣嚴格。所以,世世代代出高僧、高人,這個方法真好!但是在今天,今天民主開放自由,就不能限制了。所以這一代出的人就少了,就比不上過去。為什麼?沒有那麼嚴格。它嚴格的好處在哪裡?它裡頭有戒定慧三學。現在你可以自由發揮,自己蒐集資料,戒定慧沒有了。沒有戒定慧,變成什麼?變成佛學、變成學術,跟從前不一樣,從前是完全從戒定慧培養你的性德。佛教要真正能復興,還得用老辦法,不用老辦法,培養的是學者、專家,像現在大學裡面培養這些博士,德行就差遠了。德行是什麼?老實、聽話、真幹,這就沒有了。阿難是第一個表率,幾千年來培養講經的法師都這個方法。怎麼個培養法?法師升座講經,在一個講堂,選擇,他是兩個條件,這是講學經的兩個條件,做講經的法師,第一個記憶力好,你這一遍聽了之後你不會忘記,第二個理解力強。這是兩個基本原因,沒有這兩個條件,你就沒有辦法學講經;沒有辦法學講經,在一起學習,將來做護法。寺廟是個學校,講經是教員,沒有講經做職員,日常行政事情你們去做,做職員,教職員,學校就兩種人。所以教員一定這兩個條件。

無論是教員、職員,基本的德行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講的四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再是戒律,要持戒,這個是普遍的,共同科目。學講經的這幾個人,老師,就是法師挑選出來坐第一排的,面對著老師,他們坐第一排,第一排都是要擔任複講的。聽完老師這堂課,明天你把你昨天聽到老師的重複講一遍,不准加自己的意思。老師怎麼講的你就怎麼講,老師講錯了你就錯講,你也不必糾正,完全照老師的,古人是這個辦法。我們過去在台中學講經就是這個方法,李老師把這個經講一遍給我們聽,我們記住了,明天我們再講給他聽,完全一樣,不能加,少沒有關係,忘掉了可以不講,不能加!我當年跟老師,我就佔了這點便宜,我記憶力好,這兩個條件具足,理解力、記憶力很強。我聽一遍,大概在一個星期之內,我用強記可以能記得百分之九十五,我有這個能力,所以被老師看中,沒有這個能力你沒有辦法學。最低限度要能夠記百分之七十,你才有條件學講經,如果百分之七十達不到,你沒有辦法學習。那時候沒有錄音,真的要靠強記。所以相當不容易!我跟李老師十年,學五部經,在老師門下決定守規矩。我們練習講經在台中蓮社,還有個地方,靈山寺,這兩個地方是我們學生練習講經的地方,就是複講,決定嚴守規矩。我到香港來講《楞嚴經》,我這部大經是跟李老師學的,他講了三年,我也講了三年,複講。這個經複講過一遍,心裡有底子、有把握,香港人來邀請我就答應了。但是在香港講經我就可以發揮了,我也參考一些古大德的註解,這是契機,香港的根機跟台灣不一樣。所以在學習跟自己出來這也不一樣,學習是基礎,一定要照規矩,一板一眼,不能錯,你的根才紮得深。這個訓練忍辱,自己有見解什麼東西,想講,一定要忍,就不准,培養你的定功、培養你的謙虛。最怕的是傲慢,人要有絲毫傲慢就完了,就像《論語》裡面所講的,夫子說了個比喻,「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則不足觀也」。你想做學問這樁事情,最忌諱的,絲毫傲慢就把你整個毀掉了。所以那麼樣壓制你是什麼?把傲慢習氣壓掉。古聖先賢對於培養底下一代用心良苦,於此可知,不容易,真正關愛你,真正在培養你。

現在人沒福,如果用這個約束,他侵犯他的自由,他不服,這完了。所以老師能不能教?不能教。我們在台中跟老師,我們二十多個學生,裡面我們就知道,有三、四個老師完全聽他的,他自己愛怎麼樣,從來不責備。真正聽話的,老師很嚴格,有打有罵。我們也看到,對那些同學怎麼特別好,都是笑咪咪的?我們雖然不說話,我們那個態度老師看出來了,找我,跟我講,為什麼對那些人那麼好?不肯學,不聽話。不聽話、不肯學,你責備他,他不接受,他有怨恨,何必跟人結怨?你肯學,我教你;你不肯學,好,隨便,旁聽吧!我們才了解老師的用心。這都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決定不要去得罪人,這個重要。肯學是他的事情,不肯學也是他的事情,何必勉強?古時候那個教學可以勉強,為什麼?社會一般都是這樣要求的。現在社會是自由開放,社會不要求,我們要隨順世情,世間的情要隨順,這個不能不知道。你明瞭之後,你的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活活潑潑,一點都不呆板,善人歡喜你,不善人也歡喜你。這個叫學佛,真是「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就對了。學佛還有執著,學佛還有怨恨,那就大錯特錯,你這佛怎麼學的?佛教你斷煩惱,佛教你長菩提。我們看到阿難結集法藏,「如是法門,我從佛聞」,一定要懂得裡面深密的意義。我們學習到了,就在生活上用上了。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淨空老法師所講之太上感應篇第130集提到:「起心動念就是受報之時」,眾人必以為費解,因果異時之例比比皆是,此其何謂也?

原來時空乃是假象,覺者只有一念,迷者展開成十方三際,故云「念劫圓融」。眾生由造業到遇緣而起現行受報,感覺上雖有時空的差別,實際只有一念。

摘錄淨空老法師所講之太上感應篇第130集:
凡夫一生成佛,不但在理論上是可能的,事實上也決定可以辦得到。佛怎麼教給我們的?《金剛經》上教的就是極高明的方法。《金剛經》念的人多,不管是哪一宗、哪一派,修學哪一個法門,幾乎沒有不讀《金剛經》。《金剛經》上講的原理原則,佛說了,發心度無量無邊眾生,這個心一發,念頭就轉過來了。凡夫念念都是為自己,現在把自己放下了,度無量無邊眾生,是為一切眾生,不再為自己了。肯為一切眾生的人,把自己捨掉了,絕對沒有一念為自己,這個人就轉識成智,轉迷為悟。要知道迷悟,為自己就是迷,為眾生就是覺悟;為將來是迷,為現在是覺悟,這個話同學們能聽得懂嗎?為什麼說為將來就是迷?將來是壽者相,你四相沒破。為現前,沒有將來,壽者相就沒有了,時空就突破了。《華嚴》裡面講的,「三際不離一念」,這話怎麼說?悟了一念,三際就沒有了;迷了一念,就變成三際,過去、現在、未來,迷了才有。迷了一念,產生三際的妄念;覺了的時候只有一念,決定沒有三際。換句話說,覺悟的人沒有十方,迷的人才有十方,十方三際都是在一念。一念能現,一真叫一真法界,一真是境界,所現,能所是一不是二,你真覺悟了。所以迷的人,迷了能現所現,迷了能所是一,在這裡面才產生了十方三際這個錯誤的認知。《般若經》上講得詳細,講得明白,這是是非曲直的根源。入這個境界,《華嚴經》裡面講入法界,哪裡還有是非?還有曲直?沒有了。是非曲直對凡夫說的。什麼是是?什麼是直?與性德相應的是是、是直,與性德相違背的是非、是曲。凡夫哪裡曉得?不明瞭事實真相,哪有不造業的道理! 可是你要知道,「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也是屬於萬法之一,萬法皆空,因果哪有不空的道理!為什麼說因果不空?是說因果的相續不空,因果的轉變不空,因果的現相還是空的,還是不可得的。為什麼?因變成果,因空了;果又變成因,果也空了,但是因果相續的現相永遠不中斷,因果轉變也是永遠不中斷的。所以說因果不空,不是說因相果相,不是的,是講它的轉變、相續。善因決定感善果,惡因一定得惡報。佛菩薩心地清淨,觀照微密;眾生起心動念造業之時,即是受報之時,這我們凡夫見不到。佛法裡面給我們講現報、後報、生報,這一世的報應,來世的報應,後世的報應,這是講的粗相。極其明顯果報的現相,極為細密果報的現相,佛菩薩知道,跟凡夫講他也不知道,他體察不到。實在講,起心動念就是受報之時。佛家講到極真實之處,跟人講「因果同時」。所以佛家表法用蓮花,為什麼不用別的花?蓮花比較明顯,花開的時候蓮子就在裡面,因跟果你都看到了。幾個人一下省悟過來?蓮花因果同時,哪一法不是因果同時?法法皆是,只是蓮花的因果同時明顯,一切諸法因果同時不明顯,其實沒有兩樣。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能知足者,天不能貧。知足者富

能無求者,天不能賤。有德者貴,此為總說。別舉其要:無求者貴,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又知退者貴,所謂「人貴自知」、「知進不易,知退尤難」;洵乎然,人望必孚,故人敬者貴

能忍辱者,天不能禍。

能外形駭,天不能病。

能不貪生,天不能死。

隨遇而安,天不能困。

造就人才,天不能孤。

能任方世,天不能絕。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宗四祖道信禪師: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妄情從何起,妄情若不起,真心任遍知

《紅樓夢》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臨江仙》明.楊慎
(三國演義卷頭詞,清初,毛宗崗修定三國演義,才將此闕詞加入,此闕詞並非羅貫中之作品)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赤壁賦》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宋五子邵雍(邵康節)先生的詩:「每天清晨一炷香,謝天謝地謝君王,但求處處田禾熟,唯願人人壽命長,國有賢臣安社稷,家無逆子惱爹娘,四方寧靜干戈息,我若貧時也無妨」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27 Mon 2011 15:52
  • 六經

《禮記.經解》:「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史記.滑稽列傳》:「孔子曰:六藝於治一也。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呂坤《呻吟語.應務》:「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

恭可釋怒,讓可息爭;爭之不足,讓之有餘

《後漢書.甄宇傳》瘦羊博士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漢 劉向《新序.雜事五》,亦見於《孔子家語.正論解第四十一》

哀公問於孔子曰:「寡人聞之,東益宅不祥,信有之乎?」孔子曰:「不祥有五,而東益不與焉。夫損人而益己,身之不祥也;棄老取幼,家之不祥也;釋賢用不肖,國之不祥也;老者不教,幼者不學,俗之不祥也;聖人伏匿,愚者擅權,天下之不祥也。故不祥有五,而東益不與焉。《詩》曰:『各敬爾儀,天命不又。』未聞東益之與為命也。」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厚福受享,德性墮落;名譽光榮,我慢加等;養生優厚,病難更多;順境安適,般若無緣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元天目中峰明本禪師:「凡做工夫不靈驗者,往往只是偷心未死,所以虛延歲月,別無他病。若是偷心死於今日,則今日便相應。死於明日,則明日便相應。」

偷心者,淺說為「因循苟且」之心;深說凡「起心動念」均屬之。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讒言慎莫聽,聽之禍殃結。君聽臣當誅,父聽子當決(訣);夫妻聽之離,兄弟聽之別;朋友聽之疏,骨肉聽之絕;堂堂七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孔子曰:「吾死之後,則商也日益,賜也日損。」曾子曰:「何謂也?」子曰:「商也好與賢已者處,賜也好說不若已者。不知其子,視其父;不知其人,視其友;不知其君,視其所使;不識其地,視其草木。故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 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第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閉其門,挫其銳,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此知通智。智者行不言之教,即身教也。身教者從,言教者訟。昔舜在雷澤,即為一例。智者當戒,勿以己之所長蓋人,勿以己之善形人,勿以己之多能困人,當收斂才智,若虛若無。恆順一切眾生。

眾生總是多疑,彼待我以善,是否有其目的,故而裹足不前。須知欲化其人,當不著痕跡,自然而然。六祖曰:「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