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分為見思煩惱(執著)、塵沙煩惱(分別)、無明煩惱(妄想)

六道凡夫斷見惑,證小乘須陀洹或大乘初信位菩薩;再斷思惑,證小乘阿羅漢或大乘七信位菩薩;再斷分別,證大乘八~十信位菩薩;再破一品無明,證圓教初住菩薩(法身大士),出十法界(六粗相),入一真法界(三細相)。法身大士有41位階,此時修行用不得意,稱無功用道或無用功行,只能等時間過去,習氣慢慢淡了,到最後無明完全沒了(破生相無明),大概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成究竟圓滿佛(妙覺)。破了生相無明,三細相沒有了,叫常寂光土或大光明藏。

沒有證得究竟的佛果,就是法身大士,他還有起心動念的習氣。等覺菩薩的一念生相無明沒破,所以他才示現出根身世界(能見、所見)。一真法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這樣變現出來的,它是細念相續而現的世界;如果這細念斷了,那就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的話,「覺後空空無大千」,到究竟圓滿佛的境界。但佛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有能力斷而不斷,這叫「倒駕慈航」,叫「留惑潤生」。等覺菩薩跟如來果地智慧幾乎同等,所不同的是等覺菩薩那品生相無明沒有能力斷,佛有能力斷而不斷,差別在此地。佛要是斷了之後就不能度眾生、就不能現相。

聖人用心因感而應,實屬被動(第一念),而非主動(第二、三念)。即「隨眾生心,應所知量」。故《金剛經》言:「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

所謂「聖人用心如鏡,物來則應,物去不留」。物來則應,保持第一念,不加上分別、執著。物去不留,不落印象。

《莊子天下篇》:「至人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是故能勝物而不傷」。不將不迎,隨緣不攀緣。應而不藏,隨生感應而不落印象。

眾生迷在妄心之中,如何能妄盡還源,迴返真心?又真心覓之了不可得,如何能明心見性,識得本心,見自真性?

佛言:「知見立知,為無明本」。本來是知、是覺的,加上分別、執著後,就不覺了。所以只要「放下」分別、執著,真心本覺自然顯現。

妄盡無需再求真,真心自然顯現。所以只要學習六根接觸六塵,不分別、不執著,即不起心動念,則根塵和合所生六識即是真實智慧之現量境界。

此即交光大師在《楞嚴經正脈疏》所言:「捨識用根」。捨根中之識(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用根中之性是也。

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因為真心一切眾生本具,惟覓之了不可得,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四相、四見,真心自然顯現。

修行是要在六根上學放下的功夫,而不是到處去找真心。可參考《楞嚴經.第四卷》佛為富樓那尊者的開示。

六祖說:「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成」。因地修行時,把第六意識最嚴重的分別放下,轉成妙觀察智;把第七識末那最嚴重的執著放下,轉成平等性智。當證得法身時,自然第八識阿賴耶就轉成大圓鏡智(不落印象),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此即轉八識成四智。

真妄不二,妄想、分別、執著既名之為妄心,妄者虛假也,云何有因?虛假就不是實在的,那怎麼會有原因?如果有原因,那就不是虛假的。

所以不要去追究妄想、分別、執著是怎麼來的,何時產生的,這就妄中生妄,迷上加迷,愈迷愈深。只要放下,不去理它就沒事了。

修行要反躬內省,徒向外馳求,實無益。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章》「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圓通實如是」。「旋汝倒聞機」即勿向外馳求,「反聞聞自性」即反躬內省,從自身修。

又一根之結悉解,六根盡解,所以修行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此為徑中徑也。

惟選擇法門,宜當考慮契理契機。須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諸法如義」,一切法門平等,契機與否而已,契自己根機,則修學易成就。

淨土法門最契末法眾生根機。淨宗八祖蓮池大師說:「三藏十二部,讓與他人悟;八萬四千行,饒與他人行」。

佛教我們四依法,其中就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一詞,有多重意義,其中之一,就是指現下就能得利益者。

那些大經大論,雖然義理宏深,但對大多數人太艱深,無法受持,進而得大利益。還是一門深入,老實念佛,容易成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