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修學心得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第十六》「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見真佛。」

 

心是本體,非精神亦非物質。能現一切相,佛與眾生皆是心所現之相,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性相不二,性不離相,相不離性。

 

能現之心在佛,在眾生本是一樣的,完全無差別,亦無欠缺。惟因迷悟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佛是覺,起的作用的智慧、願力;眾生是迷,起的作用是煩惱、業力,煩惱與智慧是一不是二,業力與願力亦如是,故言煩惱即菩提。重點在轉,能徹底轉迷為悟,即能成佛。

 

《地藏經.地獄名號品第五》「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因業力與願力之大等同,故眾生心不肯轉,諸佛亦無可奈何。非是諸佛不慈悲,不救度苦難眾生。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之義,依李炳南老居士及淨空法師的開解,係沒有妄念,但正念念念分明。

這有功夫上的不同,最低限度是功夫成片,把一切的念頭都執著在念佛上。

若更進一步,念到執著放下了,那就是事一心不亂,這到達《了凡四訓》中所說的「持中不持,不持中持」的最低水準。

再更進一步,念到分別放下了,破一品無明,那就是理一心不亂。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所謂「定業」,即堅固的執著,不肯放下,無絲毫慚愧懺悔之心,故言其「定」。

倘一念回心,真正懺悔,所謂「一切法從心想生」,何業不能轉?

回心最好的方法在把對妄念的執著,轉成佛念,使妄念不生,正念念念分明,如此下去,業力自得消除。

故前清乾隆時期之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經直指》中說,業障深重的人,所有一切懺悔法都懺不掉的業障,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徹底懺除,那就是「念佛」。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觀為大乘空宗,又名性宗,三論宗、天台宗屬之,其最重要之立論基礎,即「諸法因緣生,當體即空,無有自性,了不可得」。

法者,蓋指宇宙一切現象,包括有形、無形。此處諸法因緣生所論之法,亦即所謂之「有為法」。

有為者,有所作為,即心動也,心念有生滅之謂也。心若不動,不能現相,此即入常寂光,又名大光明藏。故有為法才有現相才能起用;無為法無相,雖存在,但覓之了不可得,唯證方知。

心動有細、粗之別。細者,所謂「拍手彈指之頃,三十二億百千念」,即根本無明,又名無明煩惱(妄想)。粗者,所謂「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諸有為法悉皆空故」,即枝末無明,又名塵沙煩惱(分別)、見思煩惱(執著),即指粗念。

細動用真心,無分別、執著,現三細相,即一真法界。粗動用妄心,有分別無執著,則現四聖法界;有分別又有執著,現六道輪迴。

故知凡所有相,皆是心動而生,隨念之生減,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故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是細動無分別、執著,故相無衰無變,故言「真心相常住」,惟此相仍是因緣所生,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極樂世界即如是。

諸法既是因緣所生,故無自體性,即無假我;但有法性,有真我。

說有說無,說實說虛,都是落在一邊。真相是「真空假有」不可分,即體空相有不二。

「依報隨正報轉」,吾人用真心,娑婆即是極樂世界。用妄心,極樂世界也成娑婆。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此處德應作恩澤解才通,而不是作德行解。用恩澤回報對我們有恩的人,自是當然;而一味用恩澤回報曾經障礙我們的人,可能讓他愈陷愈深,對他有害。

我們心中要長存此念,不論善人、惡人,皆是我們的老師,都是我們的善知識,都應感恩。

因此,對於曾經障礙我們的人,我們要幫助他們。而幫助他們要有善巧方便,可用正面的方法,也可用反面的方式,總是念念為利益對方,絕無一絲毫報復的念頭。

所以,存心必要用直心,也就是真誠心,才能感動人,才會有效果。

論語此句中之「直」,解為直心、真誠心,這是體;以此為體,則相用可正、可反,以利對方。此則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弟子規》「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報恩長:所謂點滴之恩,湧泉以報,言人心之敦厚也。

怨欲忘:人家的缺點,曾經對我們的障礙,我們不要放在心上,這要靠轉念的功夫。

報怨短:報怨的念頭起來時,要趕快轉念,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故言其「短」。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為性德,為自性正常之起用、自然之流露。故聖賢人行讓,實離相離念,有讓之事,無讓之心,故曰:「讓而無讓」。

(離相:即一切法,離一切相;離念:無起心動念,用感應,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

聖賢人為了利益眾生,有時不得已要用非常手段,爭就是非常手段之一。須本於智慧,旨在利生,遠離名聞利養,方能減少流弊。此時雖有爭之事,但無爭之心,故曰:「似爭非爭」。

用爭用讓,皆為利生,方便多門,此華嚴事事無礙之境界也。

說讓說爭,都是落在一邊,起邊見相,決非佛法。

說有爭著有,說無爭著空,亦是落入邊見;說有讓、無讓,亦復如是。

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說似一物即不中。不得已說之曰:「讓而無讓,似爭非爭」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柳下惠,不羞汙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金聲喻智也,才也;玉振喻聖也,德也。故金聲玉振者,乃才德兼備之意。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語.憲問第十四》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此處德作恩澤解才通。

若把德錯解為德行,則以德行回報怨仇有何不可?但後面就解不通了。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嚴經.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第十六》「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若能如是解,彼人見真佛。」
 
心是本體,是自性,能現一切相,包括精神、物質,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性相不二,性不離相,相不離性。
 
能現之心在佛,在眾生本是一樣的,完全無差別,亦無欠缺。惟因迷悟不同而有不同的作用。佛是覺,起的作用的智慧、願力;眾生是迷,起的作用是煩惱、業力,煩惱與智慧是一不是二,業力與願力亦如是,故言煩惱即菩提。重點在轉,能徹底轉迷為悟,即能成佛。
 
《地藏經.地獄名號品第五》「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因業力與願力之大等同,故眾生心不肯轉,諸佛亦無可奈何。非是諸佛不慈悲,不救度苦難眾生。

victorw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2